交,只不打仗便得常来往着,就跟邻居似的,不能生分了,若寻常使团出使,不过州府衙门沿路迎候招待,跟老百姓没多大干系,也不会特意关注,这回却不一样。”
皎娘颇有些不解:“不都是使团吗,有什么不一样的。”
韩妈妈:“使团是一样,可使团的正使不同以往,以往虽也身份不低,却不过是臣子出任正使,从未有过皇子当正使的先例。”
皎娘愣了愣:‘皇子?”
韩妈妈点点头:“这回北国使团的正使是北国的十六皇子,老皇帝新封的那位贤王殿下,据传这位十六皇子文采风流,俊朗多情,素有月中玉璧的美称,是个颇精彩的人物,听闻这回出使还带了一位侧妃随行呢。”
听到这儿皎娘才算明白过来,为何这次北国一个使团闹得如此街知巷闻,老百姓对于国事或许没兴趣,但若这国事里掺上才子佳人的戏码,便不一样了,这可比戏文精彩的多,戏文演的再好也是假的,哪比得上真人上演来的刺激,自然引起了众多关注。
皎娘忽想起,刚外头的婆子禀告说是让梁惊鸿去府衙,还说有急事商议,既说府衙自然是知府大人传唤,知府大人有什么事非急巴巴的叫梁惊鸿去商议不可,要知道燕州知府可是正儿八经的正四品朝廷命官,而当前对于知府大人来说,最要紧的事便是北国使团了吧,这时候叫梁惊鸿过去难道是为此事?
想到此,终是忍不住问了句:“他去府衙做甚?”
果然韩妈妈道:“想是为了迎接使团之事,咱们这位知府大人头回迎接使团,想是怕出纰漏,才来请了六爷过去。”
皎娘怔愣了一瞬道:“他,有经验?”
韩妈妈目光一闪笑道:“经验也说不上,到底见识多些。”
皎娘心中暗惊,韩妈妈这只言片语透出的信息却大不寻常,这可是他国使团,是两国邦交,正儿八经的国家大事,寻常人哪有机会见识这些,至多使团来的时候,远远的瞧着个热闹罢了,而知府大人急巴巴的叫了梁惊鸿过去,自然不是商议怎么瞧热闹,难道是为了迎接使团?堂堂四品朝廷命官,却要寻梁惊鸿商量此等大事,那这梁惊鸿这个,自己一直以为的花花太岁,又是何种身份?到此皎娘却不敢再往下想了。
看向韩妈妈脸色微有些白:“我有些乏了。”
韩妈妈心知昨儿晚上六爷留宿,虽没折腾,到底不会太老实,必是没睡踏实,便吩咐丫头去铺了床褥,服侍着皎娘躺下,才放下帐子退了出去。
皎娘虽闭着眼,脑子里却忍不住想起梁惊鸿来,从头一次见他,到后来自己进了别院,一次又一次的情景,如走马灯般在脑子里闪过,越是不愿意想,越是往外钻,而越想心里便越发的慌乱不安。
虽不是自己主动招惹的他,到底如今两人已纠缠在了一处,若他只是个寻常的富家子弟,或许还有个盼头,若不然,怕是连这点儿盼头都是奢望了,他到底是什么人?
皎娘不知梁惊鸿是什么人,潘明成却清楚的很,自己之所以舔着脸跑来别院,说到底也是想跟着梁惊鸿长长见识,自然不是逛园子听戏这样的玩乐,而是正经大事。
自梁惊鸿在明楼上一眼瞧上了皎娘开始,潘明成便觉自己运气有些背,说起来梁惊鸿跟自己虽有同窗之谊,可也没到至交好友的份上,所以潘明成料定他跑来潘府,绝对是一时兴起,估摸是在外游历日久,有些无聊,恰巧经过燕州,便顺便借着访友来散散心。
谁知这一时兴起,却引出了诸多麻烦,好死不死的就瞧上了皎娘,还非要弄到手不可,害的自己这个同窗也成了帮凶,做下了如此亏心败德之事,这些日子夜里都睡不踏实。
不过今儿却觉得,或许自己该换个角度想,说不准是自己的好运也未可知,若不是瞧中皎娘,梁惊鸿自然也不会留在燕州城了,若没有梁惊鸿,北国使团便来了燕州城,自己也靠不上前儿,更别提长见识了。
虽这么想有些不厚道,可之于自己,这样的机会属实难得。
极俊的财神爷
潘明成心里明白, 这回随梁惊鸿接待北国使团,一是长了见识,对自己往后的前程大有好处, 二一个也是更要紧的, 因梁惊鸿,使潘府跟燕州府这位新任的知府大人,搭上了线 , 而这位新任知府娶的正是梁惊鸿的表姐,也就是那位叶氏夫人,如此一来,只要潘府跟这位知府大人有来往, 便等于搭上了梁府,于潘家日后也极为有利。
潘府虽是望族也就是在这燕州府,若出了燕州地界, 谁还认什么潘家, 更别提京城了, 那可是天子脚下, 王公贵族朝廷重臣数都数不过来, 潘家就更不消提了,当初自己能去京里进学,却是动用了潘家几乎所有的门路,方能成行, 也才有机会跟梁惊鸿成为同窗, 其中艰难,外人却无从知晓。
潘明成心知, 家里对自己寄予了厚望, 把整个潘氏一族的荣辱沉浮都压在了自己身上, 而自己作为潘家的子孙,亦责无旁贷。
自小祖父便教导自己,家族兴旺子方能安身立命,凡事都要